耐磨钢行业的发展
近几十年来,高强度耐磨钢的开发与应用发展很快。这类钢是在低合金高强度可焊接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耐磨性能好,使用寿命可达传统结构钢板的数倍;生产工艺一般采用轧后淬火(或淬火+回火),或通过控轧+回火,综合经济性合理。这类耐磨钢板适用于多种工况条件,因而很受用户欢迎,日本、德国、瑞典等国的一些钢铁公司都生产这类耐磨钢。
我国在该类钢的开发方面起步较晚,在近30年陆续引进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后,才打破了传统耐磨材料的低级别状态,开始向经济性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。但与进口耐磨钢板相比,国产耐磨钢板冲击韧性普遍较低,而进口耐磨钢板在硬度级别提高的同时,仍保持较好的塑韧性。
目前,在高强度耐磨钢领域,国内已取得一定的发展。一些钢铁企业已研制出相当数量的耐磨钢品种,并逐步系列化。但我国整体尚未形成通用化、系列化的标准,高强度耐磨钢体系还很不完善。
一直以来,我国基础零件的耐磨性普遍明显低于国外先进产品的水平。近几年我国耐磨钢领域的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,很多中厚板厂已可供应HB400硬度级别以下的耐磨钢板,个别厂家可生产HB500以下级别。目前,HB400以上级别耐磨钢仍主要依赖进口。我国耐磨钢产品硬度级别及性能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。
国内高强度耐磨钢成分设计总体采用低碳、Mn、Si及Cr-Mo—V-B组合方式,大多以淬火或淬火+回火状态交货。钢板由一般淬火后获得板条马氏体和少量板条间残余奥氏体。部分产品以热轧、控轧(或回火)状态交货,获得贝氏体铁素体(BF)和残余奥氏体(AR)的复相组织。
为适应煤炭刮板输送机大型化和工程机械轻型化的要求,未来我国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板将向厚板和薄板两个方向分别发展。在厚板领域,材质均匀性和可焊接性技术的掌握将是决胜市场的关键,而在≤16mm的薄板领域,技术将同样是取胜的关键。